特征特性: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系,成熟期229.7-231.4天,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早熟0.75天。幼苗半匍匐,叶片宽,叶色中绿,冬季抗寒性较好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,亩穗数多,穗层较整齐。春季起身快,两级分化快,苗脚利索,抽穗早,抗倒春寒能力一般。成株期株型松散,旗叶上冲,穗下节长,田间长相清秀,平均株高76.4cm,茎秆较粗,弹性较好,抗倒伏能力较好。纺锤型穗,穗色浅绿,大小均匀,结实性较好,穗粒数较多,长芒、白壳、白粒,籽粒大小均匀,卵圆、半角质,黑胚率中等,饱满度较好。产量构成三要素:亩穗数39.2~44.5万,穗粒数32.2~34.5粒,千粒重44.9~50.3克。
抗病鉴定: 2014-2015两年接种抗病鉴定(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),中抗条锈病、中感叶锈病、中感白粉病、中感纹枯病、高感赤霉病。
品质分析:2014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结果(郑州),蛋白质含量14.09%,容重794g/L,湿面筋含量26%,降落数值463,吸水量62.4mL/100g,形成时间2.8min,稳定时间2.2min,弱化度179F.U,出粉率72.1%,沉淀指数64mL,硬度指数60HI,白度73.4%。2015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结果(郑州),蛋白质含量13.5%,容重824g/L,湿面筋含量27.5%,降落数值466,吸水量63.3mL/100g,形成时间3.5min,稳定时间4.7min,弱化度109F.U,出粉率72.8%,沉淀指数61mL,硬度指数65HI,白度72.3%。
产量表现:
2013-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,12点汇总,11点增产,1点减产,增产点率91.7%,平均亩产589.1公斤,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.44%,极显著,居15个参试品种第3位。监收点汇总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.59%。
2014-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,10点汇总,10点增产,增产点率100%,平均亩产578.8公斤,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12.05%,极显著,居14个参试品种第1位。
2015-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C组生产试验,15点汇总,15点增产,增产点率100%,平均亩产545.1kg,比同组对照周麦18增产7.1%,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。
栽培技术要点:
(一)播期和播量:10月5~25日播种,最佳播期10月10日左右;高肥力地块亩播量8~9kg,中低肥力9~10kg,如延期播种,以每推迟3天增加0.5kg播量为宜。
(二)田间管理:肥水管理:底肥: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,一般亩底施复合肥150斤/亩,N:P2O5:K2O=17:17:17。追肥:结合浇拔节水亩追施尿素10kg,地力条件差地块应适当增加3-5kg/亩。浇水:拔节期肥水一般掌握在3月初前后,根据墒情、雨量确定全生育期浇水3—4次。 灌好越冬水及返青水,灌浆期要及时浇水,力争穗大粒饱。
病虫害防治:加强对小麦蚜虫及赤霉病等的防治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河南省审定。适宜河南省(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)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。注意防治赤霉病。